联系我们

办公电话:0759-2382165 
电子邮箱:lgb@gdou.edu.cn 
地 址:湛江市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 广东海洋大学霞山校区西十幢1楼 
邮政编码:524000

学校文件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简介 >> 学校文件 >> 正文

关于印发《广东海洋大学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作者: 党委办 信息来源: 学校文件 时间:2023/10/13 09:33:45 浏览:

中共广东海洋大学委员会文件

广海大党﹝202391

 关于印发《广东海洋大学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单位、部门:

现将《广东海洋大学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广东海洋大学委员会

                                                                                                         20231010



广东海洋大学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深入推进高水平海洋大学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战略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广东海洋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总抓手,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目的,进一步明确学校主攻方向,持续强化学校办学特色,不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发展目标。以心怀“国之大者”的担当,凝心聚力,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到2027年,学校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进步,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显著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高水平大学建设学科增加到6-8个,ESI学科增加到4-6个,努力为打造海上新广东做出海大贡献。到2035年,学校涉海特色优势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学校综合实力跻身国内高水平大学行列,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海洋大学,努力为广东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走在前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做出海大贡献。

    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学校党委对事业发展的领导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完善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机制,制定《中共广东海洋大学委员会关于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通过深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品牌建设抓融合,打造2-3个海大特色鲜明的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品牌。

   (二)实施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增强行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积极探索把党支部建在教学科研团队和重大平台上、建在学生社区和学生社团上,切实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与影响力。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着力实施“头雁”工程和南粤党员先锋工程,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认真贯彻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修订并认真落实《广东海洋大学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重点培育百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加快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数量合理、结构优化、担当作为、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

    三、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实施学科布局优化调整行动。制定实施学科布局调整优化方案,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需要,做好学科优化调整、升级换代和新建工作,进一步优化学科发展布局。完善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支持相关学院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新方式。完善学科建设质量保障机制,充分利用国家学科评估和第三方权威评价机构强化学科评估,完善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学科评估体系。

   (四)实施学科分层分类建设行动。加强“5+1+N”大海洋学科体系建设,按照“特色—优势—攀峰”层级递进式思路,进一步拓展“海空、海面、海边、海下、海底”学科方向覆盖领域,逐步形成以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作物学等5个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为牵引,1个优势特色学科动态培育,N个相关学科为支撑的大海洋学科体系。大力提升学科整体建设水平,支持发展应用学科,扶持人文社科,稳定发展基础学科,推动传统学科改造升级,加快建设攀峰学科,形成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优势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发展新格局。

    四、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夯实发展根基

   (五)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行动。加快引育“高端人才”,对在引进和培育战略人才、中年领军人才、青年拔尖英才等“高端人才”有突出贡献的单位给予重奖,力争2035年全校共引育10名以上国家级战略人才、100名中年领军人才、200名青年拔尖人才,建设一批省级以上创新型教学科研团队。优化教师职称和学历结构,力争到建校100周年的时候,高水平大学建设学科博士学位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70%以上。

   (六)实施师德师风加强建设行动。贯彻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完善学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制度,通过省校院三级教师培训体系、新入职教师培训项目以及师德先进典型人物与案例,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五、以高质量人才培养筑牢立德树人根本

   (七)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完善本科招生专业动态调整与优化机制,以“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新需求,优化调整20%左右本科专业,增开涉海专业,培养高水平复合型海洋技术人才,加强一流专业及其内涵建设,积极推进专业认证,争取30%以上专业通过认证。加强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建成10-15门国家级、60-70门省级、150-200门校级的一流本科课程,鼓励出版特色优势教材。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完善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石化工程技术学院、钢铁与汽车产业技术学院、港航产业技术学院、海上风电学院、五金刀剪学院、白天鹅酒店管理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与巴斯夫、中科炼化、宝钢湛江等企业协同育人,建立健全海洋特色和应用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加强教学特色凝练和教学成果培育,争取获省级以上各类教学成果奖3-10/届,力争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取得突破。优化学位点结构,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力争在建校100周年时学校博士学位授权点增加到10个,实现硕士学位授权点二级学院全覆盖。构建多元化的导师遴选评价指标体系,培养百名具有创新精神、卓越学识、优良品德和国际视野的优秀博士生导师。

   (八)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行动。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改革为牵引,通过构建完善“十大育人”体系,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三全育人”思政工作格局。深入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积极申报建设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重点打造“一学院一品牌”“‘三全育人’试点学院”等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探索形成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带动建设一批省级以上的精品项目。

   六、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九)实施有组织科研行动。组织开展海洋领域关键技术攻关,认真落实省委“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任务,以平台和团队建设为牵引,聚焦涉海生物种业、海洋牧场、智慧渔业、海产品加工、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等方向,建立“需求高度明确、方向高度聚焦、任务高度牵引,目标高度清晰”的科研攻关模式。加强广东省南美白对虾现代种业功能性产业园、广东省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工程实验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等平台建设,开展水产生物和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与评价研究,培育高产、抗逆与高品质品种,助力广东打造“南繁硅谷”;加强广东省南海海洋牧场智能装备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船舶智能与安全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建设,开展投喂、运输、起获等关键环节智能养殖装备与技术的研发,突破制约深远海养殖与网箱养殖装备的技术瓶颈,推进发展智慧渔业,支撑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加强广东省水产动物病害防控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加强名贵海水鱼类、对虾与贝类的苗种培育、健康养殖、精准营养与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加强省部共建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深入研究赤潮预警预报、台风路径监测及灾害评估、风暴潮预警模式等关键技术,推动构建海洋牧场预警监测体系;加强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湛江市预制菜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开展鱼类保活保鲜与冷链物流、水产品精深加工以及预制食品开发技术攻关,围绕鱼类鱼鳔、鱼骨、鱼皮等副产物进行功能食品、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产业链延伸;加强广东海洋大学红树林研究中心的建设,重点开展红树林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功能提升、红树林环境污染监测以及鱼种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培育若干标志性成果,优化省级及国家科技成果奖的申报组织模式,力争3年内实现国家级平台、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的再突破,5年左右在国家科技三大奖上有突破。

   (十)实施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主动对接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制定《广东海洋大学“双百行动”工作方案》,以我校牵头结对共建的徐闻、雷州等县域为重点,充分发挥雷州海水珍珠、徐闻对虾等国家级科技小院以及南美白对虾省级种业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重大项目、重点平台的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完善学校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办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更新,以技术入股、科技转让等模式进行成果转化,促进学校科研成果技术产业化。积极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与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涉海龙头企业开展联合攻关,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同时,促进产业发展。

   七、以高质量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十一)实施人才培养国际化提质行动。构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快建设我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广东海洋大学圣彼得堡船舶与海洋技术学院”。努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将来华留学生和国际学生纳入国际教育学院统一管理,提升来华留学教育和港澳台学生教育质量。支持学生开展国际交流学习,持续深入推进与国境外高校多种形式的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赴境外学习交流机会,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

   (十二)实施科学研究国际化提升行动。建设国际合作科研平台,依托特色优势学科培育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加快推进中国-乌兹别克斯坦盐碱地开发利用联合实验室的申报与建设,开展盐碱地开发利用技术合作。积极响应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加强与“一带一路”非洲沿线国家高校特别是与赞比亚卡帕萨·马卡萨大学的合作,开展水产养殖与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合作。

   八、以软硬协同打造高质量育人环境

   (十三)实施校园设施改善行动。按校园基本建设规划扎实推进项目建设,谋划建设湖光校区第二图书馆、第三实验综合楼等项目,逐步提升学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的占比等办学指标。加快智慧校园建设,通过银校合作,对标教育信息化2.0,扎实推进基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智慧校园建设。加强水生生物博物馆的建设,提升标本制作与展示水平,将水生生物博物馆打造成南海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海洋类博物馆。

   (十四)实施校园文化提升行动。科学规划校园景观,突出海洋文化元素,打造10个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精品景观,建设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于一体的“美丽海大”,提升校园环境育人的效度。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造学校新型主流媒体群,培育2-3个在全国全省高校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校园文化品牌。办好“海洋日”“海洋进校园”等活动,营造海洋教育浓厚氛围。

   九、以深化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

   (十五)实施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行动。进一步明确党委和行政的职责,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完善《中共广东海洋大学委员会议事规则》《广东海洋大学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完善党委与行政的协调运行机制。健全以学校章程为龙头的校内规章制度,规范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保障学术委员会依照章程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保障师生依法有序参与学校治理。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治理结构和制度体系,推动学校管理重心下移和赋予学院更多办学自主权,激发学院创新活力。完善阳江校区运行机制,按照“四方共建”创新管理模式,增强阳江校区办学活力。

   (十六)实施重点领域改革攻坚行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全员岗位管理,大力推进教职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继续深化绩效评价改革和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探索开展校聘教授评聘工作。深化校院二级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以大事要事保障机制为核心,建立全校统筹、校院协同、全链条衔接的校院二级预算管理体系,精心谋划发展项目,明确预算执行主体权责,完善校级职能部门和院级单位协同支持重大项目落地机制,提高学校资源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益。深化校内资源分配改革,创新用房配置机制,探索建立科研用房有偿使用规则,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加大对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考核评价。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加快省级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校建设,建立健全由学校、学院、教师、学生“四大主体”和学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四大元素”组成的“四位一体”多维综合评价体系,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十、以资源拓展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十七)实施多元资源获取体系构建行动。积极探索资源拓展与获取的路径和方法,以服务为导向,提高各方资源的吸附能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争取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努力推进省部共建制的落实,争取形成自然资源部和广东省协同支持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通过高质量服务地方争取支持,围绕服务全面海洋强省建设等重大战略,加强校地合作,积极争取广东省相关部门的支持,争取湛江市、阳江市等地方政府的支持。深度开展校企、校际、校院合作,共同服务地方,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支持。推动学校与湛江湾实验室的深度融合,实现学校和省实验室共享人才,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彰显海大贡献。加强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建设,制定《广东海洋大学社会捐赠工作办法》,建立全校统一的校友信息库,充分发挥校友和社会办学力量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十八)实施资源拓展动力机制建设行动。解放思想,树立“开放共享”的理念,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千方百计争取资源、用好资源,在全校形成全员参与、全程推进的资源拓展氛围,坚决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将资源获取能力作为衡量干事创业成效的重要标准。要完善校院两级资源拓展体系,构建资源配置效益评估和资源获取绩效评价体系,同时建立评价监督机制。基层领导班子、各基层党组织、各级党员干部都应当把资源拓展工作作为履职尽责的重要内容。

   十一、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书记、校长任组长,其他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学校高质量发展工作任务的组织实施工作,研究和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与重要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发展规划部,负责学校高质量发展推进的具体事宜。

    强化推进落实。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勇挑重担,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全校师生员工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高质量发展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解放思想,务实行动。

    完善考核评估。各单位(部门)要立足本方案,制定本单位(部门)落实学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具体细则,对涉及自身职责的事项细化主攻方向和具体任务,学校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将对各单位的任务实行清单式推进,销号制落实。

广东海洋大学党委办公室

20231011日 印发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关于印发《中共广东海洋大学委员会关于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离退休人员工作部 2018